2013年4月2日星期二

悦读:《父親的力量》-父親的英雄形象

父親的力量: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

作者:蜜可
原文作者:Meg Meeker
譯者:張家綺
出版社:木馬文化
出版日期:2012年12月12日
語言:繁體中文 ISBN:9789866200762
裝訂:平裝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68111


         昨晚履行諾言,答應兩個女兒在某家日本料理店的促銷期間,帶她們去吃轉動壽司。前天趁學校假期的最後一天,我們才帶她們去了一趟樂高園,按理開學第一天,應該收心乖乖在家。然而孩子的爸說,一家人不曾一起吃過,就讓女兒開心一下吧!

         日本餐廳遇見了雯琪。她熱情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,並且問我為什麼生病?一時之間我不曉得如何回答。前一天在佛堂,她問了相同的問題。這位善良的小妮子,真得很關心身邊的人。

         用餐完畢,我們一家過去和雯琪的父母,也就是我的表哥和表嫂打招呼。表嫂關心地問我身體可好一些?並嘱咐我多多休息,就連甚少見面的表哥,也主動問了情况。

         我平時很少主動提及自己的近况,包括我的父母。這時候,唯有連聲向他們道謝,感謝他們的關心。

        飽足了一頓,我們撑得鼓脹的肚子,到購物中心的書店逛逛。我們也有好一陣子,沒有到書店好好看書了,索性今晚全部一次進行吧!

         兩個女兒高興地飛奔她們最喜愛的漫畫區。我沒有多加阻止。以前的我,很反對她們到書店只看漫畫,並規定她們要看漫畫也行,一定要翻翻其它類型的書。經過這陣子較廣泛的閱讀,我相信多方面的閱讀是必要的。更何况,她們也只能在這裡接觸到漫畫,因為家裡沒有什麼漫畫書。我自己曾經也經歴一段猛啃漫畫的青澀歲月,似乎不應該全然剥夺孩子的權利吧!

         我挑了兩本書到講座區坐下閱讀。今天晚上這裡人很少,大概只有幾個人。氣氛安靜。我先翻看一本有闗於孩子不能吃的食物,覺得沒什麼,便擱下翻看父親的力量: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》這本書。

         這本書是专門寫給父親看的,尤其是家有18歲以下的女兒,更非看不可。先前,我遞了這一本書到先生面前,他只是敷衍點點頭,又一頭栽進他手中挑的書。

         我早已習以為常。曾經送給先生一本書《尋找父親》,最終也是我獨自啃完。無論先生喜歡與否,有沒有看,我都會告訴他我讀到的教养書提到的重點,也無論他是否深記於心,我只是尽了我該的責任。

         返家後,我告訴先生,這本書主要告訴為父者,要對女兒做到的十件事:第一、當他的英雄。第二、聽她說話。第三、教她謙遜。第四、教她珍惜身體。第五、設立界線。第六、讓她看見行動。第七、給她好男人的榜樣。第八、傳遞信仰與智慧。第九、教她拒絕。第十、帶她到戶外。

         這本書,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。

         父親的英雄形象
         父親從小是我的英雄,我非常崇拜他。雖然父親讀書不多,可是他人生閱歴豐富。父親是一位出色的木匠,可以把不起眼的木板,敲敲打打的,變成實用的椅子、桌子和木床等等。父親最偉大的地方,是親手一釘一瓦的,為我們蓋了一幢房子,從此讓一家人有了安定的避風港。

          多少歲月以後,曾經父親在樑上忍受烈日,汗流夹背的身影,永遠化成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。

         從父親身上,我也看到了刻苦耐勞、勤儉顧家、有責任感、有愛心和無私的付出。這一些對我的人生觀影響很深。

         父親更是一位深情和體貼的男人。早年常在外頭工作,脾氣也大了一點。可是對於母親的體貼,我們做孩子的有目同睹,也會一起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。

          我記得,每當母親談起以前和父親如何忙著工作,又要兼顧照料我們五個子女的那段辛苦歲月,嘴角仍然帶有一抹笑意。對母親來說,那是一段最辛苦的日子,也是最甜蜜的日子。因為夫妻同心,互相扶持,面對困境,共同經營一個家,以許孩子更美好的未來。

          小時候的我,發誓如果要嫁人,一定要嫁給父親這樣的好男人。父親的形象,也的確影響了我往後對交往男生的看法,包括了擇偶。

         母親和父親的不同
         我喜歡印在書封底的一段話。

         母親給她細節,父親指出方向。
   母親必須叮嚀,父親只需聽她說話。
   母親容易看到危險,父親看見可能性。
   母親管教看得見的地方,父親的力量發揮在看不見的層面。
   對女兒來說,如果母親是白天的地圖,父親就是夜晚的燈。


          我也是一名女兒,我很清楚母親和父親的不同。

          高二那年,我打算和幾個要好的同班女同學,北上檳城再南下吉隆坡、怡保和馬六甲,一路玩回家。母親和大我六歲的大姐強力反對。父親知道後,只是問我:“有地方住嗎?”我說到時候再找。父親只是淡淡地嘱咐我,出門在外,一切自己小心,找不到住的地方,可以到會館看看,或者到警察局找警察幫忙。

          父親的首肯,為我的背包旅行,千里之行,邁出了第一步,無形中也開啟了我的世界觀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《尋找父親》一書提及,孩子在十幾歲以前,母親是影響者,當孩子漸漸長大,影響者轉變成父親,父親給予孩子的言行思想,足以影響他們一輩子。

          在為人母這條路上,我一直誠惶誠恐。我希望先生,千萬別忘了他的職責和權利。孩子由我們帶來這個世界,也給予我們無數歡笑與感動。我們有責任指引他們找到地圖上的正碓方向。
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  青出於藍勝於藍
          洪蘭教授曾說:“做父母的,要讓孩子比自己青出於藍勝於藍。”

          如果我們一眛地操控孩子,在我們的影子下,孩子頂多只能和我們一樣好,更本談不上超越;但是引導孩子不同,讓他們擁有想像力、創造力、思考力、學習能力等等,孩子才能活出自己,真正做到青出於藍勝於藍。

           愿以此文共勉之。

2 条评论:

leewb 说...

养不教,原来父之过,父亲是在旅行时的领队,是导游,也要是地陪!

ieeee 说...

也要是老師~~